如何让孩子自律起来
如何让孩子自律起来,众所周知自律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,是一种稀有的东西,但俞敏洪曾经说过:“没有自我管理,人生就很难越走越好”,那么下面就来看一看应该如何让孩子自律起来吧!
自我约束的孩子更优秀
自律和专心致志同等重要,没有好的自控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,孩子很难实现自己设定的目标。
有一项在心理学上非常著名的棉花糖实验。
实验人员让4岁的孩子呆在房间里,告诉他们,棉花糖什么时候都可以吃,但是,如果等实验者回来后再吃,会得到更多的棉花糖。
试验开始时,有些孩子立刻大吃一顿,有些人坚持了一段时间,最后还是不能忍住,有些孩子不停地唱歌,不停地自言自语,坚持到最后,得到了更多的棉花糖。
试验后对这些孩子往后的跟踪调查发现,那些有毅力的孩子明显比其他孩子更优秀,进入社会后,他们明显更受欢迎,薪水更高,等等。
而那些马上吃棉花糖的孩子,人际关系更差,不善于处理压力,注意力不够集中……
自律者各得其所,不自律者所受之苦不一而足。
人人都有惰性,孩子们更不例外。早上想赖床,看到玩具就想要,看到零食就想吃,喜欢玩就不想写作业,还有人说自律,好像很难。
然而,这并不代表家长可以忽略孩子的自律性。
不具备自律性的孩子,需要父母从小培养。
帮助孩子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
俗话说得好“自我控制”,也就是控制住自己想要做什么事情。
想一想我们成年后如何控制冲动而变成自律?举一个母亲都有深刻经验的例子。
大家都有过买衣服的冲动,很多当妈妈的人都说,以前怎么约束自己都不行,有了孩子后,这种冲动下降了很多。
这个例子很好地说明了人的忍耐能力是有限的,激励是自律的关键。
拥有一颗爱孩子的心,知道要省钱养娃后动力强,自控也就不难做到了。
爱好,能使人认识到抵制娱乐的诱惑,认识到浪费时间是多么可悲;兴趣,也能使人愿意制定计划,并坚定地去执行,因为他知道,这将使他离他所热爱的未来越来越近。
协助儿童认识和管理时间
反面说自律,有个词叫做拖延:
“下星期一交作业,我明晚再做。
父母还没有催促,我就再多玩玩手机吧。
没事,再睡会,上学就不晚了。
反正不急……”
成年人眼中,孩子常常有一种主观的拖延现象,总把应该完成的事拖延,显得拖拉。
发展儿童的自我调节能力,需要引导儿童养成良好的习惯,有效地管理和利用时间。
家长可以先教孩子按时间安排做事,然后给孩子安排时间表。
例如,当孩子做自己不太愿意做的事时,让孩子给自己一个完成的时间,告诉他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了,剩下的时间可以自由支配。
鼓励孩子积极主动,培养孩子良好的时间管理能力。
协助儿童建立守规意识
任何事情制定合理的规则,都是培养规则意识的重要起点。
什么是规则?即制定让人们遵守的做事规则和行为准则。
国家的法律,家庭的规矩都属于这一类。
无法无天的竞争会造成社会的混乱,想孩子自律的人,还要教孩子学会遵守规则。
如今孩子要什么父母给什么,如果心满意足,他们就会变得不能控制自己,所以平时在生活细节中要自觉培养孩子自律的美德。
例如,不允许孩子们吃太多甜食,只在特定的节日吃甜食;零食也几乎不能成堆地买回来,而是每周去超市一趟,每次约定好只买两样东西……
这样,孩子从小就表现出了良好的自律性。
儿童的自律源于父母
一位懂得自律的家长,才能培养出真正自觉的孩子。
自立自强之路上,父母首先要做好榜样。即使这是一次苦练,自律之路也需要勇气和决心。
还记得有一次,我早上打开电视看一档节目,儿子跑过来问:“爸爸,您怎么早上也在看电视啊!”
“噢!今天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在电视上,爸爸要去看,等一会儿就过去了。”
之后,我会尽量在规定的时间内不看电视。因为不能让一个孩子做,连父母自己都做不了的事情。
有些人会问:“我会为了孩子而放弃自己吗?”
我只是想回答:“做父母,不是要你放弃自己,而是要放弃许多不好的自己。对父母来说,这不是称呼,而是责任。”
说到底,再好的教育理念也抵不上“言传身教”四字。
因此,家长每天沉溺于打牌、打麻将,或回家后拿着手机玩游戏,不要怪孩子学习不努力,因为你自己混乱的生活,无法给予孩子足够的关注和榜样的力量。
记住:父母自律,孩子也不差。
一路走来,彼此守望,共同成长,一起优秀。
从小要有规矩
通常孩子进入小学时,很多坏习惯才开始显现,这时去抓已经有点迟,当然这比青春期去抓要早。
所以,规矩的制定和执行,要越早越好。
孩子的习惯是从小形成的,年龄越大,越难纠正,花费的精力会更大。
尽管人的天性是喜欢放纵的` ,但孩子的自律能力比想象中要强,关键在于父母有没有从小给孩子立规矩。
要让孩子明白什么可以做,什么不能做,做什么能得到奖励,做什么会接受惩罚,从而明白自己言行的界限在哪里。
很多时候,不是孩子没有自制力,而是父母原则性不够强。
在孩子撒娇、耍泼面前,家长就妥协了,不知不觉败下阵来,被冲破了规矩的底线,让孩子尝到了打破规矩的甜头,一而再,再而三,最后一发不可收拾。
不能过于约束孩子的探索行为,但一些必要的规矩还是要有,比如对于饮食、作业、游戏、作息等。
建立规则时,可以双方协商 。
但一旦制定,就必须执行。
执行的原则是:温和而坚定地“正面管教”。
比如规定孩子每天只能玩10分钟游戏,结果孩子不守规矩玩了半小时,那么今后两天就不许玩,不管孩子怎么耍泼撒娇都不行。
慢慢地,这样的他律会变为自律,孩子会知道自己什么时候该做什么,做多长时间,以及什么事情能做,什么事情不能做 。
不放纵,少控制
有些父母喜欢安排好孩子的一切,让孩子永远处于一种被控制的状态,没有自主的空间,从而失去了自我控制的机会。
过多的控制,不利于孩子自律能力的提高,反而容易引发反叛心理,会诱发自我放纵。
相反,当孩子能自己做主时,会表现出更强的自律。
所以家长可以给孩子适当的自主权,让他们有做选择、作决定的权力。
比如让孩子自己决定做作业是先做语文还是数学,体育运动是选择足球还是篮球,如果想学乐器,是选吉他还是钢琴,都可以让孩子自己做主。
这种时候,孩子是主动的,所以才会自觉,有自觉性,才会更自律。
在这个基础上,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养成有计划做事的习惯,学会放眼长远,在享受自主掌控和自由选择的前提下,提升自律能力。
当然,还有很重要的一点,就是爸爸妈妈以身作则,在孩子面前树立起自律的榜样,关于这一点,我在以前的文章中说过很多,今天就不再重复了,其实只需要记住一句话:
一个自己都管不住自己的家长,又怎么可能教出自律的孩子呢?
文档为doc格式